您好!欢迎访问宣城首善心血管病医院网站!

健康知识

ADVISORY

    首页 >健康知识 > 健康知识

天气依然不稳定,谨防心脏“乱跳”

更新日期:2020-12-25    点击:1013次

近段时间,天气依然不稳定,气温仍然是忽高忽低,各大医院门诊中就诊的心律失常患者有所增多,其中也不乏年轻人。专家指出,这与此时的气候有着很大关系,平素有心脏疾病的人群以及心律失常患者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加重。

心律失常类型多种多样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心率会保持在60~100次/分的范围内,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标志着心律失常的发生。心律失常可造成心慌、气短、胸闷、失眠、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还有可能诱发心肌缺血、慢性心衰等一系列严重的心脏疾患,甚至造成猝死。临床中心律失常的分类有很多种,简单来讲,心跳快了,超过100次/分,就叫做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又可进一步细分为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多种类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如果心跳慢了,少于60次/分,就称为心动过缓,**常见的就是窦性心动过缓;心跳如果时快时慢,这在医学上被称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此类患者心动过缓发作时,轻者表现为发作性头晕、黑矇、乏力等,严重者可发生晕厥,心动过速发作时,则可出现心悸、心绞痛等症状。

如果心跳有停顿,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传导阻滞,另一种是早搏,其中传导阻滞可分为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早搏分为非器质性和器质性两类;心跳没有规律,心跳乱了就是房颤,患者心房内每分钟可产生350~600次不规则的冲动,是十分危险的一种心律失常。

整合调律让心不再乱跳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到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心脏起搏传导系统功能异常、心肌细胞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心肌供血不足等四大方面,所以对于该病的治疗仅针对某一方面原因或者仅靠对抗异常的心律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往往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疗效。

因此,近年来中医络病学提出了从源头上控制心律失常的整合“调律”新策略,针对心律失常发生的四大原因,进行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整合调节,全面阻断心律失常发生的链条,真正让患者的心脏跳出正常的节律。